常见的RAID级别包括RAID 0、RAID 1、RAID 5、RAID 6和RAID 10,RAID 0加速读写但无冗余,RAID 1镜像备份保障安全,RAID 5平衡性能与冗余,RAID 10兼具高速与高可靠性。
1、RAID 0
RAID0 是一种简单的、无数据校验的数据条带华技术,至少需要两块磁盘来组成RAID 0阵列,数据条带化分布在多个硬盘上,提供极高的读写速度,具有最佳的性能,适合需要高吞吐量的应用。RAID 0具有低成本、高读写性能、100%的高存储空间利用率等特点,但是RAID 0缺乏冗余功能,适用于需要高性能但对数据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,如临时数据处理和缓存。
2、RAID 1
RAID 1至少需要两块磁盘来组成RAID 1阵列,数据在两个硬盘上完全镜像,提供高数据冗余。通过数据块冗余来提供数据保护,数据安全性高。但是,RAID 1的存储效率低,磁盘利用率只有50%。适用于需要高数据可靠性的应用,如操作系统盘和关键数据存储。
3、RAID 5
RAID 5至少需要三块磁盘来组成RAID 5阵列,数据以条带形式在磁盘间均匀分布,利用奇偶校验方式提供数据冗余保护,具有较高的读取性能和较好的存储效率,能够容忍一块硬盘故障。但是,RAID 5的写入性能较差,重建过程复杂且耗时,适用于读多写少的应用场景,能够在性能与数据冗余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,如文件服务器和归档存储等。
4、RAID 6
RAID 6等级是在RAID 5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强数据保护而设计的一种RAID方式,可以看做是一种扩展的RAID 5等级。RAID 6使用两组奇偶校验数据,能够容忍两块硬盘故障。RAID 6具有快速的读取性能、更高的容错能力,更高的冗余保护,适合关键任务应用,但是写入性能和存储效率进一步降低,重建过程更加复杂。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应用,如企业级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。
5、RAID 10
RAID 10又称RAID 1+0,结合RAID 1和RAID 0的优点,先镜像后条带化,至少需要四块磁盘来构建RAID 10阵列。首先将数据按照RAID 0的方式进行条带化分布到两组磁盘中,然后再对每组磁盘中的数据分别进行RAID 1方式的镜像处理,这种设计不仅提供了数据冗余保护,还确保了高性能的数据读写能力。RAID 10提供高性能和高数据冗余,容忍多块硬盘故障。但是,存储效率低,成本较高,适用于需要高性能和高数据冗余的应用,如数据库服务器和虚拟化服务器。
推荐服务器配置:
CPU |
内存 |
硬盘 |
带宽 |
IP数 |
月付 |
Xeon E3-1271 V3 |
16GB |
240GB SSD |
100M混合带宽 (15M直连CN2) |
5个 |
920 |
E5-2695 V4) |
64GB DDR4 |
480GB SSD |
100M混合带宽 (25M直连CN2) |
5个 |
1350 |
2 x E5-2695 V4 |
128GB DDR4 |
2 x 800GB SSD |
100M混合带宽 (25M直连CN2) |
5个 |
1800 |
E5-2695 V4 |
64GB DDR4 |
4 x 14TB 7.2K rpm HDD |
100M混合带宽 (25M直连CN2) |
5个 |
2350 |